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作者是谁(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)

2023-02-26 18:01:23

  《旅夜书怀》出自“飘飘为什么像天地一沙鸥”

  杜甫

  杜甫(712-770)字子美,自称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汉族、河南省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和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区别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,即“小李杜”,杜甫和李白也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保留了约1400首诗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曾居成都,后人纪念杜甫草堂。

  简介

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人称杜拾遗、杜工部、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  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、《北征》、《三吏》、《三别》等名著。759年,杜甫弃官入川。虽然他避免了战争,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,但他仍然关心自己的生活和民族事务。杜甫虽然是现实主义诗人,但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。从他的名著《饮中八仙歌》中不难看出杜甫的英雄气概。

 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。他有“致君尧舜,使风俗淳朴”的宏伟抱负。虽然杜甫在世时并不出名,但他后来出名了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大约有1500首诗被保留下来,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杜工部集。

  大历三年,杜甫渴望思乡,乘船出峡,先到江陵,再转公安,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,这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。由于生活困难,不仅不能北归,还被迫南行。大历四年正月,从岳阳到潭州(长沙),再从潭州到衡州(衡阳),复折返回潭州。唐代宗大历五年(770),臧杰在潭州作乱,杜甫又逃到衡州。他原本打算去郴州投靠叔叔崔,但当他去鄱阳时,他不得不停泊在方田驿。他五天没吃东西了。幸运的是,县长聂派人送酒和肉去救他。后来,从鄱阳到郴州,杜甫需要逆流而上200多英里。这时,洪水还没有消退。杜甫原本想北回。这时,他改变了计划,顺流而下,回到了潭州。大历五年冬,杜甫在从潭州到岳阳的一艘小船上去世。五十九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