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宪成是哪个朝代的(公元1612年,顾宪成在家乡病逝,享年62岁)

2023-02-23 12:00:54

  顾宪成生在1550,卒于1612,明朝名流,无锡市(属今江苏省)人,字叔时,号泾阳,世称东林老先生。万厉举人,官居吏部文选司土郎中。

  万厉二十二年(1594)撤职还家,与弟允成和高攀龙在东林私塾讲学。通常讽议朝廷,朝野应合,东林的名号此其大著。和赵南星、邹元标号是三君。有《顾端文遗书》等。

  在朝堂当中,因为顾宪成针对朝廷的一些缺点,敢讲敢言,因而在当时士人中有很高的威望。然后,由于顾宪成的行为完全惹怒神宗,顾宪成被削掉了官籍,返乡之后,逐渐办校,有名的东林私塾便是这时候创立出来的,而顾宪成“东林老先生”这个称号都是由此而来。

  主要成就

  顾宪成创办了东林私塾,并且以东林私塾为阵营,根据讲学、辩论技巧、讨论、发文、出版书籍,对王守仁“阳明心学”及王学末流在品德修养和认识论层面传扬的诸多虚、空、玄的观点和说服教育开展猛烈地批判和抨击,从而推动了实学思想的上涨。迄今日,顾宪成的爱国名句“消息、雨的声音、朗读声,不绝于耳;家务事、国家大事、天下大事、事事关心”依然在普遍广为流传。

  顾宪成是怎么死的?

  公年1611年,是朝中所规定的京察之时,即对朝中官员进行了解调节。组织此事的东林官员叶向高等期待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消除过去争夺,不谋私利,回应吏治,使政冶朝局焕然升级。但没想到别的派系的官员团结起来栽赃陷害,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东林官员的身上,所有用意就是想要将朝中实人搞倒,由他们来调节内阁制实权。徐兆奎更是把朝中争夺的主要责任推倒东林官员头顶,说我国吏治、为人、学术研究都因为顾宪成的东林讲学而整得破坏一发不可收拾,诬蔑东林借讲学的名号,行拉帮结派之实,将***厚禄与学术研究气世通通混为一谈,整得吏治人的内心惨败。明神宗看过徐兆奎的奏章后,对东林官员的建议未予采取。此次京察,东林官员坚持不懈的努力无法实现。反过来,一帮奸党福祸相依,纷纷开始压到各要津必争之地,不遗余力的编造托词严厉打击挤兑朝中实人。此后,社会政治更为枯稿。被指控为“讲学东林。遥执朝廷”的顾宪成境遇艰危,东林私塾的情状也逐渐走下坡,参会人员骤减,仅有“二三真真正正如苍然寒冬之松柏树”的谦谦君子前去认真听讲,讲事也逐步凋零。公年1612年,顾宪成在故乡病故,寿终62岁。